武汉长江隧道

背景

武汉长江隧道位于武汉长江大桥和武汉长江二桥之间,是万里长江上的第一条穿江隧道,又称“万里长江第一隧”。隧道起于汉口大智路铭新街平交口,止于武昌友谊大道东侧,与规划的沙湖路衔接,并在汉口端设胜利街右进隧道匝道、天津路右出隧道匝道,在武昌端设友谊大道南北方向右进匝道和右出匝道各两条。该隧道总建筑长度3630米,分左、右两条隧洞,其中东线隧道长3295米,西线隧道长3303.6米,每线各设2车道,宽7米,车道净高4.5米 ,设计车速50公里/小时。

之前的问题

随着交通压力的增大,隧道设备设施的故障将导致交通状况更加恶劣,影响千万人的出行。属于市政工程的隧道安全和管理也越来越多的受到媒体和公众舆论的监督,武汉长江隧道的养护作业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但是隧道设备养护作业需要管理十几个分系统,工作非常繁杂,同时设备养护工作,根据工作的性质,又分别由运营部、维修部、安保部、综合部,四个部门负责。养护工作的管理一直缺乏有效的手段。武汉长江隧道希望立足现场养护作业的基层员工,建立一套系统帮助管理养护和运营,使得隧道管养工作变得井井有条。

解决的方法

方案采用最新移动技术、是面向设备巡检、点检、操作养护、安全环保等设备现场管理的信息化系统。移动设备支撑了现场作业和物联网络,支持现场任务的执行和管理,网络和信息技术在提高了效率的同时,降低了隧道管养作业管理的劳动强度,并使大数据分析成为可能。

  • 建立管养设备台帐,设立条码,帮助员工快速定位现场任务作业对象、快速查询资料、 确认人员位置、查阅作业标准
  • 建立管养作业标准,规范现场作业
  • 基于日历,高效的可视化的作业计划
  • 图形化的业务流程编辑器非常容易使用,方便用户可自定义的任务流程
  • 使用手持终端实现高效的管养作业
  • 使用手持终端实现高效的无纸报修作业
  • 强大的报表功能帮助获得真实的设备数据
  • 丰富灵活的KPI帮助实现科学的作业绩效考评
  • 日志模块帮助建立各管理部门和现场作业人员沟通的有效手段

之后的改变

  • 在兼顾现场操作的灵活性的同时,提高了养护作业标准化率及管养质量
  • 获得了真实的设备管养数据
  • 能够进行高效的隧道设备管养数据分析
  • 养护作业和设备报修自动分派到对应的职能部门,并进一步推送给责任人,管理仅仅有条
  • 建立起了各管理部门和现场作业人员沟通的有效手段
  • 实现了对现场养护作业的有效绩效考评,为现场操作人员和现场作业的管理提供依据
  • 降低作业任务对员工经验的依赖程度,很好的分享了老员工的经验
  • 实现了对外包作业的有效管理

更多用户使用了类似解决方案